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:
快要进考场了,可是你却想要上厕所;
一想到明天要参加面试,整个晚上都坐立不安,开始失眠;
公司会议轮到你发言,刚站起来就紧张得掌心冒汗,语速不知不觉加快。
坦白说,以上体验小鱼都有过,而且比这些更甚,比如:集合例会点名我会紧张;一想到每周一要做一次工作汇报,我的心情顿时会变得不好;领导通知下班后聚餐,我总想找理由推脱不去。
以上种种表现可以用一个词概括,就是“社交焦虑”。近年来,“社交焦虑”一词开始流行,许多人深受其扰,对自己抱有消极的看法,觉得自己在社交场合什么事都做不好。明明知道恐惧是不理智的,但下一次还是会恐惧。
那么社交焦虑究竟是什么呢?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饱受其困扰?今天,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“社交焦虑”这件事。
一、什么是社交焦虑?所谓社交焦虑是一种特殊的焦虑,是当一个人处于有可能被他人评估的社交场合时,产生的恐惧等不适情绪。
焦虑通常伴随着一些令人不快的、尴尬的症状,社交焦虑的症状表现尤为明显。像盗汗、频繁上厕所、胃胀、脸颊发烫、肌肉紧绷等等,这些都是极度紧张的表现。
另外,每个人的表现也不尽相同,稍微回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自己独有的症状。比如我发言的时候,因为过度紧张常常连声音都改变了,这一点连我自己也难以置信,可就是这么尴尬,没办法。
二、为什么会产生社交焦虑?对于产生社交焦虑的频率以及具体哪些情景会触发社交焦虑,不同的人之间有很大的区别。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,没有什么通用的法则。不过,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三种:
01 在意别人的评价。社交焦虑的典型特征就是过度在意“别人会如何看待自己”,害怕自己在别人眼中不够好,甚至假设别人会拒绝、评判自己。其实这些想法往往过于偏执,对情况的思考和判断也比较负面。
02 不愿离开舒适圈。小孩子第一次被送幼儿园一般都会哭闹,这是因为平常都是跟熟悉的人在一起,突然被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,心里有一种不安全感。大人也是一样,不管是演讲,还是聚会,都相当于跳出了当下的舒适圈,心理素质不太好的人就会产生一种紧张的情绪。
03 对“未知”的恐惧。导致人们焦虑的事情中有一个共性,那就是“未知”。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,不知道谁会出现在那里,不确定某件事的结果会是什么,这些都是触发社交焦虑的导火线。
三、如何应对社交焦虑?有研究表明,人在紧张焦虑的时候,会采取一种“安全行为”来让自己得到短暂的放松。比如,一个人在角落默默看手机,演讲的时候说话语速变快,躲避别人的注意力,假装没有看到某人,或者用大笑来掩饰紧张等。
事实证明,这些安全行为虽然在当时能起到减轻焦虑的作用,但是长此以往,即便在并没有实质性威胁的情况下,焦虑也会一直存在。
那么,正确的应对策略是怎样的呢?不妨尝试一下以下三种方法。
01 建立你的GROW模型。
所谓建立GROW模型,主要是指在参与社交之前先根据GROW4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列一个计划清单。
这个计划清单可以随时提醒我们将要发生什么、我们想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到,也能降低意外情况发生的可能性。让我们始终保持着对事情的操控,这对于抑制焦虑非常重要。
现在让我们开始建立GROW模型,可以写在纸上,也可以写在手机便签上。对每一个字母下的几个问题给出内心真实的答案,这一点非常重要,这样你才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。
G代表目标转载请保留链接:http://www.ntms.cn/xinli/1649916153361.html